壮族分册 之 农业产品

壮民族内聚力弱小??

作者 :           来源 : 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 : 2011-03-08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广西的主体自治民族。

    几千年来,壮族与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族在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壮族具有自己灿烂的文化。铜鼓、岜莱壁画、壮锦、刺绣以及历史悠久的山歌和壮戏等,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壮族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近代史上,壮族踊跃参加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都充分体现了壮族对于历代封建统治的 反抗精神。

    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壮族也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民族内聚力弱小是最为明显的缺陷。这一缺陷在1980年以来恢复推行壮民族文字——壮文工作中,表 现得尤为突出。本来,壮文之于壮族,当是不可或缺的。实践证明,要想发展和繁荣本民族的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丰富和发展本民族 的语言文字。然而,推行壮文的意义至今仍未使壮人昭知,没有文字的痛苦并没有成为整个民族每一成员的共同感觉,对于推行壮文的冷漠、犹豫、怀疑甚至反对, 大多来自壮族内部。这是一大奇异现象!这与世界一些国家因民族文字的使用问题而不断发生纷争和矛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奇异现象的产生,引起了人们特 别是关切壮文命运的人们的深思:不管认识上多么不一致,冷淡、观望、怀疑甚至反对推行本民族文字的事实说明了一点——壮民族内聚力弱小。

    壮民族内聚力弱小的这一缺陷,不但过去而且至今仍在阻碍着壮民族的发展进步。笔者以为,剖析、揭示壮民族内聚力弱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显得非常必 要。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能够深刻反思的民族,能够冷静分析现实、把握未来的民族,才有力量,才有出路,才有希望!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造成壮民族内聚力弱小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笔者试从以下几点作一些浅析,就教于一切有志振兴我壮民族者。

    一、壮族在历史上没有形成过高度的政治经济集中。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疆,而唯有南疆的壮族——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足可自豪的民族 史。蒙、满二族曾在中国历史上入主中原,先后创建了元朝和清朝。新疆、西藏的少数民族也曾建立起割据政权,雄据相当长时间。唯有壮族的历史几乎一片空白, 壮族头领侬智高称“仁惠皇帝”仅数月之久。一个人口占绝对少数的民族,能够建立封建皇朝,统治着中原大地,当然标志着该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展繁荣的顶 峰,标志着该民族高度的团结统一。是强大而稳固的民族内聚力使这些少数民族从小到大日益强盛,进而能够改朝换代,建立政权,而这些过程本身又反过来进一步 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显然,壮族历史上没有达到高度的政治经济集中,没有建立起统治中原的封建皇朝或雄据边疆的割据政权,从反面证明了壮民族内聚力的缺 少、弱小。就人口而言,足可与亚洲的马来西亚、欧洲的匈牙利、非洲的乌干达、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相比的壮族,却难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不但对于客体 而且对于主体都难于把握,致使自己的历史无从闪光,无甚辉煌。至今,每当忆起自己的民族史,壮人仍不由地自心底升起一股淡淡的遗憾,生发出一种朦胧的悲 哀。

    二、壮族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低下。在南疆,绝大多数的壮族都是居住在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的恶烈,生产力的不发达,使壮族不但过去而且至今仍处于小 生产状态,尚未解决温饱的数以百万计。这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有力地促使着拥有1500多万人口的壮族不能形成坚强的共同体。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分散性,这 种分散性导致了壮族这个人口居世界第60位的大民族不能产生稳固的内聚力,因为分散性始终是一种对统一的瓦解力量。马克思对小农经济有一段深刻的分析。他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写道:“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 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由于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有地域的关系”,所以小农之间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不能“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 织”。(见《马恩选集》第一卷,第693页)这对于千百年的壮族历史,何尝不是一段贴切的分析。我们知道,内聚力是同种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是分 子力的一种表现。内聚力只有在各分子十分接近时才显示出来。分子间距离越小,内聚力越大。壮族作为一个大的“物质”,其分子——内部各成员如果是“鸡犬之 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接近,不团结,就根本没有内聚力,更谈不上体现出稳固的内部团结统一。可以说,千百年落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使壮族形成了这 样一个“不结实”的共同体。小农经济的封闭落后性,孕育了壮民族的劣根性:松散、自私、不识大体。相当普遍的内耗抵消了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也就难 以铸成民族整体的坚强力量,振兴民族之谈也因此而成为空话。当然,落后、低下的生产力也使壮族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为肚皮所驱,无暇顾及其他。

    三、壮族在历史上由于遭受长期的民族压迫,形成了自卑心理。壮族虽然有反抗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的几次起义斗争,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这除了历史和阶级的局 限外,也说明壮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状态。尤其重要的是,由于壮族各方面之落后之不如人而导致的多次失败,纵观自己的历史没有什么足可自豪的东西,从 而使壮族人渐渐地形成了自卑心理,因而在性格上甘于委屈,在自身意识上没有能够表现出强烈的有时甚至呈现表面化的反抗心理。在小农经济统治一切的壮族社 会,客观上使壮族难以有稳固的凝聚力,面对似乎难以动摇的民族压迫,松散、自私、不识大体的民族劣根性不能使壮族坚强地团结起来,去创造“压迫愈重,反抗 愈烈”的局面,而是走向反面,灰心丧气,甘于委屈,任由命运的摆布,心灵自此蒙上了至今难于抹掉的自卑阴影。自卑是以不如人且处困境又似乎不可摆脱为前提 的,壮族恰恰具备了这个前提。诚然,壮族首领侬智高1052年起兵反宋,攻陷南宁,自立为“仁惠皇帝”时,对于这种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落后的政治经济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权抵挡不住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展进步的宋朝,是难以估计到的。在后人看来,这场起义战争本来是战前胜负已定的。所以,当狄青率宋朝官兵 南下征剿时,侬军便大败,“侬智高败走云南大理”,“不知所终”。(见《壮族简史》第64页)这位壮族首领的下落后来便成了历代史学家们及壮族后裔难解之 谜。反抗皆碰壁,只有受委屈,封闭的壮族社会也因此而更趋落后。壮民族的自卑心理进一步变得严重起来。

    四、纵观历史显而易见,壮民族被同化极其严重。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绝大部分居住于桂西地区。历史上,广西是个封闭的边疆边远地区,桂西地区更甚。《清 史稿》这样记载:“广西为西南边地,秦桂林郡,汉始安、唐桂管、宋静江府、元静江路、明建广西省。瑶壮多于汉人十倍,盘万山之中,踞三江之险。”(见《广 西土司制度资料汇编》第509页)可见当时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之多。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皇朝从中原地区大量向广西移民,在移民的同时,封建的政治文化 也不断向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以加强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统治。封建落后的壮族社会,面对中原较发达的汉文化,当然处于被征服被同化的地位。壮族的被同化可分 为强制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所谓强制同化,即统治民族中的统治阶级在经济文化上,对被统治阶级采取一系列强制手段,压迫其他民族改变自己的语言文字、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民族特点,使之同化于统治民族之中。这种同化政策是反动的,是阶级压迫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同化基本上是强制性同化。封建政府 制定的一系列高压政策,不容壮民族有任何的选择余地,客观和主观上都不得不接受汉文化那一套,把壮族赖于创造民族大文化的基础摧毁掉了。比如,壮族于唐代 时就已经开始创造有文字,但始终未被当局承认,更谈不上推广使用了,这仅为封建政府对壮族进行残酷文化压迫之一斑。所谓自然同化,即政治上平等的民族,在 长期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处于比较落后状态的民族(或其一部分),自然地接受周围比较先进的民族的影响,逐步改变自己民族的特性,与比较先进的民族融 为一体。这是一种自然发展的历史进程,因而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族同化大多带上“自然性”的色彩,基本上可以说是自然同化吧。党和政 府为壮文的创制作出了极大努力,终于满足了壮族人民创造文字的愿望。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制定并逐步得到落实,少数民族在招生招干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照顾, 壮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部是“自然同化”,如有一些政策与决策的失误使壮族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党和政 府没有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使用壮文的环境;在客观效果上对于壮民族文字的推行使用是有很大影响的。现在的所谓壮族知识分子,实际上都是汉文化知 识分子,甚至长期的习识这样认为,只有学会汉文才算是有文化的。现在的客观现实是,壮文还没有一个好的使用环境。无可否认,各民族的文字都是平等的。壮文 也和其他民族文字一样,具有大体表述另一种文字的功能。不应从客观上强调这一民族非学那一民族的文字不可。要尊重民族意愿,照顾民族的感情和心理承受能 力。因为被同化的结果将导致民族在完整意义上的欠缺。

    五、壮族统一族称的确定较晚,而且确定后不久即受到极“左”的反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壮族的正式称谓,是在解放以后经过民族调查于五十年代初确定的。在此 以前一直追溯到过去,都是以壮人称呼壮族的。党和政府经过多方协商,给壮族确定了正式称谓,明确了壮族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之一员。壮族人民从心底为这一平 等权利的实现而自豪,民族内聚力有所增强。岂料到1957年竟刮起了反地方民族主义狂风,大批壮族干部受到了种种无理的批判,壮族人大有谈民族色变之感, 哪里还谈得上争取民族权利、强化民族意识、致力民族振兴的行动呢?这是壮族的先天不足,是历史造成的。从壮族统一族称的确定至今三十多年了,但除去反地方 民族主义和“十年动乱”的时间,壮族作为一个大的少数民族,其年龄却是相当小的,正如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那样,各方面都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时期,尚未定型 的。因此,对于壮民族内聚力的缺少、弱小,只要假以时日,耐心做工作,振奋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缺陷是可以补救的。

    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对于壮族内聚力弱小的严峻现实,笔者以为可采取以下的对策。

    首先,要向广大壮族人民分析昭示壮民族的弱点、缺点,以期“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语)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但要严于解剖别人,更重要的是 严于解剖自己。揭自己的伤疤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有无这种勇气,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胸怀与气魄,是民族自信力的表现。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问题,敢于 正视“家丑”,不断地反省自身,才能在社会竞争中不致被压倒和落伍。可以深信,当壮族人民深刻剖析自己的弱点、缺点,勇于无情地批判并深挖民族劣根性之 时,便是民族的振兴之始!

    其次,要加速民族文化建设,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对此,我以为首要在四个方面。第一,大力推行壮民族的统一文字——壮文,使之成为壮族自治区的第一种文字。 这是壮族文化建设的基础,因为只有壮文才真正是壮民族文化地载体。可以说,通过壮文的推广使用,将能够加强民族成员间的交往和联系,促进内部的统一,从而 铸成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的民族维系力,使壮族紧密团结起来,实现民族振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得好:“社会通讯是使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 土。”这里所说的通讯,就是指交往和联系的全过程。第二,建立起壮文教育、科学、文化三大体系。这就是在保持壮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再融合、吸收外来文化。 纵观世界历史,善于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文明则兴旺,则久存。如古希腊、罗马、中国的汉民族,近代的美国、日本等。但这种融合必须是自己的民族精神与外来 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一个民族,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精神,否则就只有被同化和灭种的前途。只有建立

    起民族语文三大体系的民族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民族。第三,依法推行壮民族共同语——壮语标准语,这是加强壮民族内部各方面交往和全方位联系的基础。推行壮语 标准音,逐步消除民族内部的一些方言分歧,对于增强壮民族内聚力将产生巨大作用。只有有了“共同语言”,然后才谈得上增进了解和加强内部的团结统一。第 四,壮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这对于民族语文的推行使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学用本民族语文来说,内蒙古、新疆、西藏、延 边等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已经作出了榜样。壮族干部是党联系壮族群众的桥梁,是壮族的精英,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壮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 部应该懂得,改变经济落后现状虽然是壮族的当务之急,但这种“头痛医头”的解决办法是无济于事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这是必由之路。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总之,壮族干部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壮族干部应当处处以民族大局为重,紧密团结 起来,以推广民族语文、发展民族文化为契机,带动广大壮族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

    再次,借改革开放的劲风,推进壮族自治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用好用活用足自治权,加速民族经济的振兴。我们都知道,经济是基础。在振兴经济的基础上才谈得上 进行各方面的政治文化建设。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我们有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过去,由于我们自治意识淡薄,没有很好地利用民族区域自治 法为振兴广西服务,而是把自治区等同于一个普通的省份,这可以说是失去了一次大好时机。“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只要我们广大壮族干部群众振奋起来,行使 主体民族的职责,真正地起来当家作主,团结各族人民一起奋斗,壮乡振兴是有希望的。但有一点务必引起注意,壮乡的真正腾飞有赖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如果 以经济不许可为借口,妨碍和延缓壮文推行工作,历史将证明这是一种政治短见!

    民族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壮族人都应该清醒认识到增强壮民族内聚力的非常必要性,时时以全民族的大局为重,消除内耗,增强内聚力,促进壮族内部的团结统 一,为民族的发展繁荣进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贡献。

(此为十余年前的旧作)

©sanayard.com  文化记录册 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