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分册 之 季节与节日

【山歌传唱】壮家四季游歌海

作者 :           来源 : 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 : 2011-03-08


山歌精彩歌词赏析
(注:从姐妹在茶林采茶)
 


众姐妹:   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
       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
 
       草中野兔窜过坡,树头画眉离了窝,
       江心鲤鱼跳出水,要听姐妹采茶歌。
  
       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层白云一层天,
       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
       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掐细茶。
       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
       
       采茶姑娘时时忙,早起采茶晚插秧,
       早起采茶顶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

刘三姐:   采茶采到茶花开,漫山接岭一片白,
       蜜蜂忘记回窠去,神仙听歌下凡来。

众男声:   好歌才,    只有三姐唱得来,
       心想与姐唱几句,不知金口开不开。

刘三姐:   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
       你拿竹篙我拿网,随你撑到哪条河。

众男声:   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刘三姐:   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
       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众男声:   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

刘三姐:   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
       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

众男声:   什么有咀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千家。

刘三姐:   菩萨有咀不讲话,铜锣无嘴闹喳喳,
       财主有脚不走路,铜钱无脚走千家。

壮族民歌与歌仙刘三姐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有着深厚的民歌传统。“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壮族人人会唱歌,是因为有刘三姐这位歌仙。人说:三姐骑鱼上青天,留下山歌万万千;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自唐代以来,刘三姐的故事就已经在广西各族人民中间流传开来,她不仅被壮族人民称为自己民族的歌仙,还被广西其它少数民族称为歌仙,她是一个聪明、美丽、勤劳、勇敢的壮族姑娘,能歌善唱,常以山歌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达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所以她赢得了广大壮族劳动人民的爱戴。但她的反抗精神和智慧,却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他们百般迫害,使她不得不四处漂泊。

  山峰婉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一片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的隐处,顺着水流飘来了刘三姐的歌声: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

刘三姐与“三月三”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据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不知所终。民间多以为双双成仙而去。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虽然传说不一,但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尊崇与热爱之情却是一致的。现在,广西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是抬着她的像游行。壮族人民尊她为“歌仙”,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198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另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由来

  壮乡素有 “歌海”之称,“歌王”、“歌匠”、“歌手”到处都有,“歌仙”刘三姐便是其中的典型。壮族人民历来都有唱山歌的习惯,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会友。

    从1993年起广西以壮族歌节为基础,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举办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广西决定将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主办单位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改为南宁市人民政府,时间由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改为每年阳历11月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为集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节日。

©sanayard.com  文化记录册 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