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分册 之 其他邻居民族

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简介

作者 : 国际在线          来源 : 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 : 2012-08-18


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逐步形成了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是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

  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使自治区内其他少数民族更好地管理本民族事务,广西先后在除壮族外的其他世居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了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58个少数民族乡。

  广西壮族概述: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2007年末,广西约有壮族165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历史上,壮族曾仿汉字创造了方块壮字,称“土俗字”。新中国建立后,创制了拉丁字母的壮文。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古籍记载,最早居住在今广西境内的有“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骆越”等部落,今天的壮族就是由这些部落发展而来的。壮族的自称有20多种,新中国建立后,统一称为“僮”,后改为“壮”。

  壮族依山而居,以稻作农业为主,崇尚铜鼓,喜唱山歌,擅长织绣,壮锦、绣球工艺久负盛名,传统服饰布料均为自纺自织自染的深青色。壮族的重大节日有“三月三”“中元节”“牛魂节”等。壮族信奉多神,崇拜始祖布洛陀。

  广西瑶族概述: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2007年统计,广西瑶族人口152.8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3.06%,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2%。在广西81个县市中,有69个县市都有瑶人居住,大分散、小聚居是瑶族分布的特点。  “岭南无山不有瑶”,绝大多数瑶族居住山区,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瑶族因居地不同,语言有别,文化差异,支系较多,主要有盘瑶、蓝靛瑶、背篓瑶、白裤瑶、茶山瑶、八排瑶等,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6省(自治区),人口213万多人(1990年统计),多与其他兄弟民族交错杂居。

  广西先后建立6个瑶族自治县,在小聚居的瑶族地区建立了47个瑶族乡。瑶族民族特点突出,民俗内容丰富,长鼓舞和铜鼓舞闻名中外;瑶医瑶药,颇负盛名。瑶族节日较多,各地不一,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达努节,有击长鼓、铜鼓等盛大活动。

  广西苗族概述:苗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2007年统计,广西有苗族人口48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0.96%,约占全国苗族人口的6.7%。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县。广西苗族自称“木”、“蒙”、“达吉”,他称有偏苗、白苗、红苗、花苗、清水苗、栽姜苗、草苗等,新中国建立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多神。苗族能歌善舞,舞蹈多用芦笙伴舞,故统称为“芦笙舞”。民间文学十分丰富,有故事传说、寓言、谚语和歌谣等。“吊脚楼”民居和油茶颇具特色。广西苗族居住的地区属亚热带山区气候,盛产杉、松等优质木材和油茶、油桐等经济林,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1952年11月26日,广西建立了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1966年改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同时广西还在其他苗族地区建立了苗族乡,实现了苗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广西侗族概述:侗族是我国南方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据2007年统计,广西侗族人口约33.73万,约占广西人口的0.67%,占全国侗族人口的16%,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分布特点是大聚居、小分散。

  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信仰多神,在日常生活中,保留着许多原始宗教的残余。侗族群众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侗族人民能歌善舞。饮食方面,以粳米为主,山区人喜吃糯米饭,爱打油茶;善腌制酸菜、酸肉、酸鱼,有“侗不离酸”之说;好喝自酿的甜酒和低度蒸馏酒。

  鼓楼是侗族一村寨或一族姓的标志,也是他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风雨桥是侗寨外面为过河而建筑的桥梁,造型别致。凉亭、石板道、寨门、水井亭、“干栏”、鼓楼、风雨桥等建筑群,构成了侗族村寨的特色。

  1952年广西成立了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广西的整个侗族地区,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了改善。

  广西仫佬族概述:仫佬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2007年统计有17.7万人,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仫佬族自称“伶”或“谨”,他称布谨、姆佬,源于古代我国南方的百越族群,1956年2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确认仫佬族为单一民族。

  仫佬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非常接近。仫佬族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大多数仫佬人会讲汉语和壮语,通用汉文。仫佬族衣着简朴,服色尚青;崇信多种神灵,敬奉祖公;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依饭节。

  仫佬族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云贵高原九万大山南沿地带是仫佬族的主要居住区,仫佬族人依山傍水建村落,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不仅盛产稻谷、玉米、红薯、花生、芝麻、油菜等农作物,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煤业源远流长。

  经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4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宣告正式成立,大批仫佬族干部走上了全县各级领导岗位。

  广西毛南族概述:毛南族是广西土著民族之一,从“百越”中的“僚”支发展而来。据考证,“毛南”一词系“母老”的音转和异写。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毛南族人口较少,2007年为7.73万人,其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6万余人,其余分散在附近各县、市。毛南族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瓦解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原始社会的组织、生产方式、习俗和意识等残余,仍继续影响毛南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毛南族聚居地区地处桂北山区,境内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粮食不足,人畜饮水困难,人民生活困苦。

  在历史上,毛南族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其中有数量繁多、内容丰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民间文学,也有作家文学;传统的毛南石雕、木雕、建筑艺术以及故乡美丽的山水,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毛南族艺术家。

  成立于1987年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16.2%。

  广西回族概述:自宋代以来,回族陆续迁入广西。据2007年统计,广西回族有3.1万人,60%以上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三个市。

  广西回族人民和汉族以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曾向历代反动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时,回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临阳纵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斗争;解放战争时,回族人民与各民族一道,为解放桂林、柳州和南宁,解放广西,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贡献。

  回族人民因与汉族人民长期交往,已学会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宗教生活中还保留着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新中国建立前,广西有回民清真寺24所,仅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就有17所。目前,全广西有清真寺16所。

  广西彝族概述: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内。广西彝族人口2007年仅为7500多人,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 

  广西彝族是在不同时期从滇黔等地迁入的。广西的彝族按衣饰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三种,其语言、衣饰、习俗与四川凉山、黔西北、云南楚雄和大理等地的彝族相近,如尚黑色,过火把节等。如今,隆林这部分彝族原来的服饰、节日习俗有的已与当地壮、汉族相同,语言仍与川、滇、黔的彝族相同。

  广西彝族多居山区从事农业,主要农作物为玉米、稻谷、红稗、豆类等,经济林是油茶、油桐、八角、杉木,以及养牛、马、猪等。人民生活简朴,住房为石砌房基泥墙屋或木板干栏房。新中国成立后,彝族村寨修了公路和不少简易机耕路,交通状况大有改善。

  彝族人珍爱铜鼓,节日活动较多,除与汉、壮族相同的外,还有“三月三”护林节,“六月六”爱鸟节,“八月二十三日”修路节,十月的丰收节等,有“抹黑脸”“打磨秋”“跳房”等活动;流行的舞蹈有铜鼓舞、芦笙舞、二胡舞,民歌有酒歌、情歌、起源歌、送葬歌等。

  广西京族概述:京族是我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2007年人口为2.1万人,主要聚居于广西东兴市。曾称为“安南”、“越族”;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讲京族语,多数人兼讲粤语方言;曾创制土俗“喃字”,通用汉文。

  京族原住越南吉婆,后迁越南涂山,迁来广西有近五百年历史。以海洋渔业为主,兼营农业,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唯一滨海而居、以海洋捕捞为业的少数民族。中老年妇女喜欢嚼槟榔,日常饮食喜用“鲶汁”调料,过去多居住在类干栏式的房屋内,现在一家一户独立庭院式的小楼房十分普遍。

  “哈节”是京族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京族的独弦琴音色优雅,曲调独特。

  广西水族概述:水族是我国西南古老民族。全国共有水族36万人,大部分分布在贵州省境内,在广西境内的水族2007年有1.4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都安、河池等县、市(自治县)。

  水族以稻作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曾仿照汉字创制“水书”和独特的历法水历,以农历九月为新年的正月,八月为岁末。流行居住干栏。水族的民间乐器有铜鼓、大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水族的斗角舞、铜鼓舞颇具特色,刺绣、印染和银器加工等久负盛名,传统的节日有端午、卯节。

  清末民初,水族人民陆续从贵州迁入广西的西北部,由于受到官僚、地主的剥削,水族人民生活困苦。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广西水族地区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现在,在各级人民代表中,均有水族的代表。

  广西仡佬族概述: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诞生于贵州高原,也包括湘西丘陵一带。目前,仡佬族的大多数居住在贵州,少部分散居在云南、广西,还有一部分侨居越南等地。广西的仡佬族是广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据2007年统计共有3000多人,主要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与隆林接壤的西林县也有少量仡佬族聚居点。

  仡佬族进入广西的主要原因是逃荒。新中国成立后,仡佬族与彝、苗各族联合建立了县级自治政权,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文化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

  仡佬族人爱唱歌,有丰富的民歌和民间传说,有富于民族特色的“八仙”乐曲、“牛筋舞”和民间故事。由于长期与壮、汉等民族杂居共处,现在,衣、食、住、婚姻、丧葬、节日等风俗习惯已与邻近的壮、汉各族相近,主要民族节日有农历正月十四日的“拜树节”和八月十五日的“祭祖节”。

©sanayard.com  文化记录册 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