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分册 之 侗族文化

大歌唱响 黔桂知音

作者 : 国际在线          来源 : 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 : 2012-07-03


在广西与贵州交界处,有一个乡,居住着侗、苗、汉、壮等民族。这个乡,便是世界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在广西的“根植地”——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3月5日,记者披着蒙蒙春雨走进梅林,感受“二月二”歌节的美妙与民族融合的欢乐……

  十里八乡同来“赶场”

  沿着狭长的都柳江,一路蜿蜒于黔桂之间。绕山坳,涉河水,待踏上一叶扁舟时,已是黄昏。江面渐变墨绿,远山一阵迷蒙。摆渡的村民笑道:这一天,是最繁忙的时候,也是梅林最热闹的日子。

  梅林乡像一只拇指由广西伸入贵州,毗邻贵州从江。乡政府和歌场就设在梅林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来到梅林村“赶场”。侗族大歌,是“二月二”的主唱。乡文化广场上,早已挤得水泄不通,乡亲们身着盛装,翘首期盼“大歌”开场。就连两三岁的小孩,也一身崭新的民族服装,骑在父亲肩膀上盯着黑瓦木梁的“舞台”目不转睛。

  “嗯——咧——”一群盛装侗家妹哼着侗族大歌登台,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没有指挥,没有伴奏,只有姑娘清亮的声音,似虫鸣鸟叫,若小河流水。侗族大歌,在侗语里叫“嘎老”,意为“从古流传下来的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桂交界的每一个侗族村寨几乎都有侗族大歌队,老老少少都会唱侗族大歌。在当地人眼里,“人不唱歌人会老,不耕不耘荒了田”。逢年过节,寨子之间常互邀侗族大歌赛——这不,正在台上唱着的,是来自贵州省黎平县永从乡中罗村的侗族大歌队。歌队里,有一名从梅林嫁过去的侗家女,叫罗彩真。出嫁前她最爱唱侗族大歌,因为贵州小伙子一句“我们村也唱侗族大歌的”,她便引为知音,成了那个贵州小伙子的媳妇。这次,她特地带着5岁的女儿回娘家唱歌。“贵州、广西的侗族大歌唱起来感觉差不多。等女儿7岁了,我也要教她唱。”罗彩真一边整理着女儿头饰,一边笑着说。

  当晚,来自贵州黎平、从江、小黄等地的侗族大歌村队和广西梅林腊用、勒转、车寨等地的侗族大歌村队在台上台下切磋。梅林,成了“歌林”。

  三江早在11年前便将侗族大歌编入教材,并在全县各中小学开设侗族大歌校本课程。这次“二月二”,梅林乡300多名中小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村民侗族大歌队联唱。人群中,几个4岁左右的孩子雄赳赳气昂昂放声高唱。稚嫩的神情,似乎还不十分清楚什么叫“侗族大歌”,但洋溢在脸上的欢乐,是那样纯真。侗族大歌,将伴随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

  “官人”走寨侗苗同乐

  “二月二”,在汉族有“龙抬头”之说。在三江这个边境乡村,则有“抬官人”习俗。

  梅林乡村连村、寨连寨,苗寨就建在侗寨中。相传很久以前,当地发生瘟疫,寨子里不断死人。人们认为有怪兽作怪,纷纷逃难。侗王见状,便请苗王下山协助驱赶怪兽,使山寨恢复太平。为纪念侗、苗两王的协作精神,当地人便在每年“二月二”“抬官人”,祈愿来年风调雨顺。

这天一大早,“侗王”来到苗寨。随着鞭炮声起,只见“苗王”被抬上轿子充当“龙头”,一些头戴斗笠、身披斗篷的“渔民”跟在一旁做“龙鳞”,一群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充当“龙身”。踏着鞭炮声,这条“长龙”浩浩荡荡出发“走寨”了!

  在当地乡亲眼里,只有热情开明、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成为“苗王”。“苗王”要经常到各寨巡视,给人们支招,带领着大家寻求幸福。“长龙”刚从苗寨出来,侗寨里巷子两旁的干栏都敞开了门栏,侗家人纷纷从木楼上探出头来,兴奋地高喊:“苗王来了!苗王来了!”

  路边的摊贩放下了秤杆,街边的行人止住了脚步,街巷里每一个人都朝着“长龙”欢呼起来。一群群调皮的小孩溜进“龙身”里,屁颠屁颠地欢呼雀跃。

  “哈哈——哇哇——”笑声、叫声传出的地方,肯定是“渔民”在捕鱼了。那些画花脸、穿着稀奇的“渔民”操起网兜,手舞足蹈,见水就捞。水里,还真的跳出鱼来!

  “抬官人”,是“二月二”最有趣的民俗活动,承载着侗、苗民族浓浓的情谊。

  芦笙踩歌无人入眠

  如果说,悠久的“官人”走寨走过了梅林古老的岁月。那么,篝火晚会也将那“二月二”的激情点燃了125个年头!

  当一根粗木在鼓楼火塘里燃起时,人们便知道——芦笙就要吹响了!

  “呼呼呼……”一支芦笙队从黑暗中走来,向篝火旺盛的鼓楼走去。勒转寨老鼓楼里,李长河的芦笙队已经把芦笙吹得响遍了全村——梅林村寨有个规矩:只要听到寨子外芦笙声响起,哪怕半夜三更也要起身出来吹奏相迎。李长河带领的侗寨芦笙队今年正月刚从贵州从江县卡伟村“切磋”回来,明天又要迎接从贵州岜沙来的苗族芦笙队了。这天晚上,他们要预先做好准备——果然,没多久,勒成、勒用等寨子芦笙队的乐声便由远而近了。人们欢呼着忙碌起来,梅林村里5座鼓楼都燃起了篝火。

  很快,鼓楼里便人声鼎沸了!各村各寨的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湖南、广东、江苏等地的游客手牵手围着篝火跳起了芦笙“踩歌堂”。天空飘下的雨花,瞬间被人们的热情融化。高高的火苗蹦出闪闪火星,激起的是更狂热的舞步。芦笙悠悠,笑语连连……这一夜,无人入眠。

  次日清晨,小伙子们又神采奕奕吹着芦笙去江边迎笙。蜿蜒于黔桂之间的江水,似乎也流淌得更为欢快。

  “嘿呀嗬——”广西这边,侗族芦笙吹起。贵州那边,岜沙苗族芦笙队跳着轻快的舞蹈迎了上来。那岜沙队的队长,带着妻子一起吹来。

  广西这边,青竹制作的大芦笙发出浑厚的乐音;贵州那边,黄竹制作的细芦笙吹出轻松明快的音符。侗族的浑厚,声如洪钟;苗族的清亮,声如蝉鸣。一唱一和,煞是动听。吹到最精彩的“芦笙踩歌堂”时,所有芦笙队都聚拢来,围成一个笙塘,边吹边舞。围观的群众,也都情不自禁踩着节拍,绕圈踏步起跳。银饰相撞发出的叮当声,伴着芦笙,铿锵脆亮。整个场面,气势恢弘,蔚为壮观。

  这是欢乐的踏歌!这是民间的大歌!这是民族的合唱!

©sanayard.com  文化记录册 2011-2022